frish

  • 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

    因为工作和爱好,我有很多设计师朋友,每天有大量的时间花在和设计师讨论“什么是好的设计”。

     
    什么是好的设计,是个很难的问题。设计首先不只是艺术,它必须从产业出发,“好看”并不足以评价设计的好坏。那么“好用”、“巧妙”、“恰当”是否能评价设计好坏?是否有“最好的”设计?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事情源于前几天帮一个设计师朋友看她的草稿,一个煲耳机的App界面。应用本身的功能很简单,接上耳机,输出白噪音,用户可以选择开始或暂停,还可以看到累计时间。她给我看稿子,问我“你觉得好看吗?”,我一时无言以对。从现代UI设计审美来说,保持简洁,突出内容,交互符合用户心理模型,就已经可以称之为好看了。
    我实在无法简单评判是否好看。于是我问她,你的App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设计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也问到了我自己。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哪里?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设计在其中的使命又是什么?

      
    由于我是耳机小白玩家,从我的经验大概梳理了一下产品的目的:

    – 输出白噪音 > 让耳机越来越好 > 让用户感受到它越来越好;

    – 指示何时完成煲耳机 > 减少等待感 > 让用户获得成就感;

    – 根据机型煲耳机 > 指示机型 > 让用户觉得这个功能最适合我的耳机;

     
    我们发现,越往后推导,就越接近设计的目的,即感受:视觉传达中的形、色、对象关系所能表达的内容。

     
    例如,要传达出“越来越好”的升级感,我能想到游戏中的加血状态,能想到初现的彩虹,以及魔法瓶中的彩色气泡。这些归纳成与声音有关的设计元素,也许就是彩色波形,与逐渐生长、填满的形。

     
    传递进度和时间,一般用进度条、正计时或倒计时。煲耳机都是大概时间,而且时间很长。之前的设计中是一个圆形进度条,中间是时间。如果把一个10小时的进程,用3个同心圆表示,每个圆圈约3小时。这样漫长的等待变成了阶段性的成就,时间走慢每个圆圈时,都将一番努力变成了感受上的阶段性“已获得”,减少等待未完成的焦虑感。

     
    如何让用户感觉App更适合它的耳机就更简单了,在界面上放至耳机的图片或型号,立即可以获得量身定制的感觉。

     
    经过一番梳理,设计中最核心的几个要素在脑中渐渐清晰,设计之美有了着力点。当念头通达,感受一致,排布、色彩、形状、肌理就在那里,“好看”也就顺理成章了。

     
    把这个念头带入最近的几个项目中,发现再小的设计细节,从目的出发,都能受益匪浅。例如当我们在改进小米网产品评价界面时,设计的出发点是让文字得到尊重,评价才能体现力量感。于是我们第一次将18px的字用在正文当中,增加了文字周围的留白,弱化了周边交互的干扰,给内容以安全空间。事实上在这一版的基础上,我心中的理想字号是24px,周边交互和设计元素仍然能继续简化。当赋予设计以目的,会发现设计的改进路线图也变得更清晰。

     
    想起前一阵各种反串的东北大花布,其实东北大花布也是一个经典设计。为什么大家觉得很土的设计,能成为经典?

     
    想象一下,在黄土高坡,秋天满世界的黄,冬天满世界的黑白。服装从感受上出发,将人们从单调的色彩中解救出来,采用高对比的红花绿叶,不正是从设计的目的出发吗?

  • 最近终于可以暂时放下创意和营销这件事,可以安静和组里同学聊聊产品和交互,这还是很惬意和开心的事。我觉得创意和营销是感性中寻求理性,交互就是理性中寻求感性,将情怀藏在逻辑中。

    今天读到的是FastCompany刊登的一篇文章,来自Google Ventures的design partner John Zeratsky,大哥在Google Ventures时经常帮一些创业公司看看设计看看交互看看文案,这篇文章就是来自它的一些小心得。

    文案不仅和设计一样重要,也是设计的一部分,这个观点深得我心,因为在做小米网站产品的时候我们在做按钮文字的A/B Test的确失之一字差之千里。

    下面是我的阅读笔记摘要,原文在 http://www.fastcodesign.com/3026463/from-google-ventures-5-rules-for-writing-great-interface-copy? ,也可以在我的Blog http://fri.sh 找到地址。

    ==== 这是阅读笔记的分割线=================

    -对很多IT公司设计很神秘,作者的看法是:设计并不是一个神奇的创意工作,而是理性客观可组织的。
    -设计并不只有关视觉,设计要指出产品能做什么,它如何工作,它要传达什么。
    -设计最需要考虑的是:我们的产品要对使用它的人说什么,设计如何持续给用户惊喜。
    -作者的工作方式是聚焦写一个牛逼的文案,然后用最基本的视觉凸显出最重要的部分,往往可以击败最华丽性感的原型。
    – 文案应贯穿设计过程,在原型阶段不考虑文案(如果只用lipsum之类的占位符),将失去对用户体验的早期测试、洞察。

    1.简洁为王
    – 要具体,例如“保存”和“提交”是两回事
    – 留意术语和缩写,例如“Repository”比”repo.”要明白
    – 前置重要的信息,例如写“继续”,而不是“点击继续”
    – 别偷懒,将“确定”和“取消”用更准确的词代替

    2.凸显个性没你想的那么重要
    – 核心就是说别在按钮上用奇怪的文字,比如确定按钮写成“赞,让我们走起吧”。精确表意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要加入这种文字可以在副标上,也要克制。

    3.直接了当
    – 最好的界面文案,都是直接告诉用户你想让他知道的事。比如“一种全新的方式”,就不如直接描述出来方式是什么。

    – 一个简单的标签(我觉得说的是slogen),可以帮助用户理解。
    – “保存并继续” 比“下一步”要好,告诉用户正在发生的事。

    4.用户的确是读文字的
    – 用户是读文字的,无论短的还是长的。(通过过去10年对app和网站的研究,这一点我也有同感,在小米网产品页面最深层的错字或错误描述用户都能第一时间挑出来!)
    – 用户喜欢读标题,但是按钮、链接、表单标题也都会读,这些都是最重要的元素,应当仔细去写。
    – 必要的文字不嫌多,前提是文字简洁直击重点

    5.文案写作是设计的一部分
    – 文案是设计的基本核心元素,和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原型用户研究一样必不可少。它应当贯穿设计全过程。

  • 2015开年就一直在封闭工作的状态,每天没日没夜跟了4场发布会T_T。和来自各个国家的海外同事一起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就是一个英语盲。最近节奏总算缓了一点,觉得还是应该多一些时间思考和学习。前一段时间偏重创意和市场的工作,对于设计与交互有点手生,最近在twitter关注了几个好玩的交互设计的twitt,学习之余捡捡英语。

    翻译太废时间,把读到的内容做成笔记,希望可以坚持下去:)

    今天读的是来自 Tomer Lerner 的一篇《How to Effectively Use Whitespace in Web Design》。和网页设计师沟通的时候总遇到内容太空,内容太满的讨论,所以这篇文章一下子就引起了兴趣。其中有个观点很有意思,就是留白并不是元素间的空白,留白本身就是设计元素。从布局和组织的思路来看留白,这样就不会陷入太空太满的讨论,而是从如何引导用户视线。

    有些意思看得也不是特别明白,做个很机械的摘要,如果大家有新的思考请给我留言:)

    === 下面是学习笔记摘要的分割线 ==

    网页设计如何有效利用留白

    1.设计网页时经常围绕留白纠结

    2.留白不是“设计中的空白”(spaces between design)仅仅在元素中间用来填充。留白本身就是一个关键的设计元素。(空元素 empty elements)

    3.留白将内容组织在一起,并且在设计中为元素布局

    4.聚焦:留白可以聚焦内容,例如google首页的极简设计(minimalistic design)

    5.组织:留白是一种干净的组织内容的捷径。用留白组织内容要有一致性(间距,段落,文字,分区等元素),可以先将内容分组思考。用留白来布局很好调整,不妨一试。

    6.突出重点:因为用留白布局行程的一致性,稍微调整元素很容易突出出来。

    7.留白不一定是白的,也可以是黑的。尤其是切屏设计时,留白设计更好组织和聚焦,简单改变留白颜色就可以更好的布局(这段没太看明白)

     

     

  • 3件Tee穿了半个月 1:清迈/曼谷

    ·

    3件穿了半个月没洗的Tee:清迈/曼谷

    国庆的尾巴,自己在家呆了两天。弹琴、游戏、看电影。
    也曾想更新一下博客,打开IA Writer,又观赏。
    也许到了这把年纪,开始觉得生活不太需要分享或记录,好好过好下一分钟比什么都好。毕竟时间短暂。

    后来还是决定随便写一点。总有点害怕这一刻的感受,下一刻就忘记了。

    朋友说,你这个假期好长好爽啊。我说,这是今年无数个在办公室的周末不眠夜换来的。挺久没去看世界了。开始决定是一个人,对这个旅程更有冒险的期待。

    后来m说和我去泰国,小秦同学说和我去斯里兰卡。20号晚上去大大王的培训班讲了一节课,匆忙收拾行李到3点多,21号一早匆匆忙忙就出发了。

    不是游记,随便说些印象深刻的吧。

    清迈:

    21号一早先到北京机场,然后到昆明,然后又到清迈,从早上折腾到下午。

    每次对一个地方的期待变成兴奋的时候,总是飞机上的景色,所以我喜欢靠窗坐。落地前看到稀稀落落的房屋,亚热带独有的植被,以及稀稀落落的寺庙和特色的建筑,终于有点穿越的感觉了。

    第一次到异国他乡,觉得英语实在不够用,下了飞机换了钱,抽了根烟,用蹩脚英语和出租车公司定了车去酒店。

    下了出租车,就到了我们匆忙预订的酒店,泰式建筑,大堂总管会说一些中文。放好东西我们决定随便逛逛。忽然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没有高楼,每一栋建筑都很有特色,不张扬,很安静,我喜欢。

    很幸运赶上了周末夜市。m迫不及待买了件本地的裤子,我说你一穿上一看就是游客。看到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中国人和欧洲人,当然还有泰国人,逛了一晚上我已经能认出当地人的面孔。见到当地人双手合十说一句sawasdikaa,对方准会微笑回应。

    路上各种新奇的水果摊,炒饼摊,果汁摊和tuktuk车,司机见到你就tuktuktuk,有的人还会用蹩脚的中文说你好,去哪~。

    看到了几个卖艺的,我当时就震惊了。小朋友就到我腰那么高,唱歌拉小提琴,还有盲人乐队以及弹唱的小伙子,就在路中间,音乐都很好听。这满地的人民艺术家啊!

    晚上找了家看似高档的餐馆吃饭,学会了 tom young kon,嗯 冬阴功。

    第二天包车去了素贴山。

    可算见识了泰式的寺庙,有四个字最能形容不过了:金碧辉煌。看到一些神像,原来是在《3×3 eyes》里看到过的,比如象神,激动。泰国的寺庙进去要拖鞋,我们纠结了几分钟鞋会不会丢的问题就拖鞋进去了。我跪地拜了佛。

    呆在那自己观察了寺庙建筑的构成和花纹、配色,看得非常仔细,闭上眼睛又记不住,于是就拍了照片。

    泰国寺庙有一个设计很好,挂了很多风铃,所以寺庙里总有叮..叮..的声音。好听。

    到了门口发现很多路上很多警车,军车,出口不让出,戒严。感觉有大人物要来。等了20分钟大人物从另一个入口进了素贴山。后来包车师傅把我们接上告诉我们,刚才是king’s daughter。感情偶遇了泰国公主啊,幸运。:)

    下午又逛了很多很多寺庙,大同小异,有的高有的矮,无一例外都是超大屋檐,记不住都是什么名字了。印象中有一个特别大的,进去之后一种肃穆的感觉。我进去在佛前跪下,先拜佛,然后观察寺庙每一个角落,慢慢地就感觉心里很静。都忘了在那跪了多久才出来。心想,下次来如果多呆几天,就找一个喜欢的寺庙进去发呆。

    没目的的瞎逛,正好赶上了放学时间。清迈的小朋友都很有朝气很好看。偷拍了几张照片,心满意足^_^

    晚上打了tuktuk去河边吃饭,后面有一桌中国游客语言不同点了半个小时的菜,要不是怕饭凉了真想上去帮一把。虽然我也对牛肉、沙拉配xx汁这种菜单点不太明白…。

    然后我们就一直沿河边走,天边出现了一点火烧云。清迈古城外和古城里大同小异,也是建筑各异,带着一点点古朴,在各种建筑中再藏着一些寺庙,已经见怪不怪了。我喜欢这种街景,可以慢慢走,一点也不紧张。无处不在的生活气息,天空很大…接地气-_-

    第三天说什么也要试试小摩托,挑了辆看着可爱的。m说我不会骑她来,这一路给我吓的啊。因为泰国的街道和中国是反的,靠左行驶,所以到哪都有逆行的感觉。我后来也亲自骑了一下,刺激。开始才30多脉,后来速度一点一点上来。

    想去宁曼路,然后莫名其妙瞎开一看竟然到了宁曼路。找地方喝果汁,吧台小伙特帅。在宁曼路附近瞎逛,撞到一家小酒吧,下午门口都是抽烟的乐手,就我们一桌客人。我和他们用中国烟换了泰国烟,拍了两张照片就走了。

    去寺庙还看到了菩提花。真好看。

    又去了文化博物馆,基本没看懂啥。-.-

    晚上吃了当地很有名的一家餐馆,就我们一桌客人包场(-_-真的有名么..)。东西很好吃。

    后来晚上我们看油还有好多没用完,就不管方向开始瞎开,后来一路开到了60多脉,m一直告诉我慢点儿。慢慢地开到了荒无人烟的地方,一看地图已经快出清迈了。有一种好自由的感觉…然后开始摸索怎么开回去…-_-

    晚上想喝酒店里的椰子汁,11点已经卖完了。我很执着地想喝,于是出门找。这个时间的清迈接上都没人,所有店都打烊了。街边有一家马上关门的,小伙看看椰子摇摇头说不太新鲜了,不卖给我。于是点了可乐,画了张画回去睡觉。

    第二天起床就飞机奔曼谷了。

    曼谷:

    下午落曼谷机场,出来有种眩晕的感觉,交了taxi直奔banyan tree hotel,城市堵车堵得厉害。接待的小妹妹把我们送进房间,我问她哪里可以去逛逛,她给我写了asiatique,我半天没明白什么意思,后来查了google才知道是河边夜市。叫了车送我们去,一路堵车和北京也差不多了。

    到了后,有交警指挥过马路,还有交警疏通车辆,在闹市区很常见,他们还帮行人挡住车辆。虽然堵,有秩序。我急忙抽了根烟,然后琢磨到了国外要体现出文明古国的文明风貌,于是就问一哥们烟头扔那。顺便聊了两句。我扔完后,大哥也走了很远去扔烟头…感觉我要不问他他可能就直接扔地下了-_-

    夜市很热闹,在河边,有摩天轮,有小店,莫名其妙走进了一家日料自住烤肉,服务员小妹英语不太好,很腼腆的和我说半天也说不明白。好吧。

    晚上回到酒店,去了传说中的顶层moonbar看风景,因为banyan tree是附近最高的建筑,60多层,顶楼露台一半是就把,一半是餐厅。我们要了本地啤酒和两杯果汁,地方小很挤,抢到一个靠边的位置拍照。泰国的夜景很美,暗潮涌动的感觉,云彩很低就在头上。有个欧美大哥拿着Go Pro举着自拍神器各种角度就没闲着,还用iPhone给自己补光。过一会儿远处闪电,开始下雨,服务生就给我们赶到50多层的露台了,大哥是怕我们被雷劈么…

    第二天去大皇宫,天可热,人可多。本着旅行长知识的目的租了导游机,没听几段就让我放包里了。大皇宫这个华丽丽啊,哪里都blingbling的,有种到了天国的错觉。仔细看认真看,花纹、颜色、形体,惊叹古人的艺术。这可比中国皇帝的宫殿华丽多了,不禁想象泰王以前在自家院子溜达得穿成什么样呢。

    走了每个宫殿里面,听着导游机里的故事,发呆,感受时间和历史。

    走路去卧佛寺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校车,小朋友都和我打招呼,并行礼致敬。开心。

    卧佛寺里面很多小佛塔,也是华丽丽的,镶满了鳞片与鲜花。进去主殿,好大的卧佛!外面下了大雨,人们都在寺庙里坐着等雨停。我换了20泰铢的一兜子硬币在寺庙的募捐盆里一个一个扔。工作人员告诉旁边的人不能把两腿直着放地上坐在寺庙里,这样不尊敬。我借机偷学了一下正宗的泰式拜佛方法。

    从寺庙出来想打车去看表演,出租车大哥说traffic jam,他不想去,于是给我们放到了地铁站。坐地铁特别紧张,因为泰国站名完全看不懂哪个是哪个,一路上一边看着google map生怕坐过站。还好挺顺利。掌握了一项新技能:坐地铁!

    晚上的表演很好看,泰国舞蹈与音乐,还看到了表演的大象,很震惊!

    之后的一天基本呆在商场里,我什么都没买着。去了传说中的背包客一条街考山路,地方很野,脏乱差,都是欧洲背包客小青年。晚上又去了河边夜市,吃了泰国火锅,太难吃了。

    今晚过去,m就回国了,我则要飞去锡兰国。只睡了几个小时,4点就起来赶飞机。

    说起曼谷,没有特别喜欢,感觉和北京、上海也差不多,都是大城市的感觉。清迈,一定还会再去。喜欢那里安静放松的感觉,也喜欢可以骑着小摩托到处走。

    说不写游记,可又写出了游记的感觉-_-好吧。
    今天没劲了,然后写写斯里兰卡。

  • 好像又好一段时间没有写结绳记事。一是因为最近没发生什么大事,第二个是最近的时间都被占满了。春节一回来,工作日忙得跟狗似的,感觉比年前那段疯狂的时间更甚。周末的时间迷上了写代码。

    说到写代码,好像都是放下了快十年的爱好了。春节无聊读了读IOS编程的一些东西,得益于苹果已经把开发包装得足够简单,对于我这种十年没写过代码的人还算可以上手。边看春晚和春晚重播读了80多页的developer guide,跟读科幻小说一样欢乐。回来手痒就开始写点东西。

    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每写一行代码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很感谢网络上很多大牛分享的一些学习笔记。所以决定有时间也要把我遇到的一些简单可笑的问题总结一下以示后人。当然,前提是有时间。

    周末照例是装修日 + 代码日。一个恼人的bug折磨了我周六晚上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好吧 说正事儿。

    =====开始说正事儿的分割线======

    最近在写一个使用SpriteKit的IOS小游戏联系。在模拟器上运行都没什么问题,真机调试的时候,每次回到HOME的时候,就是applicationDidEnterBackground的时候,程序就会Crush。

    报的错误是main.m中 Thread1:EXC_BAD_ACCESS(code=1,address=0x1)。网上搜了一下大概这种问题是ARC错误release的对象再次被release。花了几个小时挨个方法注释代码,终于发现当运行SKAction的-playSoundFileNamed: waitForCompletion: 方法时必出现这个错误。

    后来终于在万能的SteakOverFlow找到了遇到同样问题的人,解决办法也在同一个帖子里。

    答案在这里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18976813/sprite-kit-playing-sound-leads-to-app-termination/21349677#21349677

    简单的说,是因为-playSoundFileNamed: waitForCompletion: 用到了AVAudioSession类,当应用进入背景运行时,AVAudioSession 必须是非激活的,否则就会报错。然而SpriteKit在播放声音是并没有对其进行处理。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在应用背景运行时将AVAudioSession设置为inActive,应用回到前景时,重新设置为Active。

    具体的处理方式这里就不当搬运工了,大家去看讨论原文吧。

     

  • 新的一年

    ·

    祝我们继续年轻 =)

  • 一月第四周结绳记事

    ·

    1月20、21、22日 周一到周三

    • 这一周的前几天下班都挺晚,回家很累没什么心思写记事了。
    • 周三读完了《极简欧洲史》。感觉这本书的时间序太乱了点,看得一知半解。不过对欧洲有了一个新的、大概的认识。
    • 周二在路上翻iPhone里的APP,忽然想到 IOS 7 设计风格去装饰化(实在不想用扁平这个词..肤浅-_-),除了视觉上着重表现内容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APP作者对于设计的消耗更小了。在拟物化时代,做一个APP可能需要一个技术非常好的设计师,注意 是技术不是意识。但是在新的设计框架下,只需要有一个审美和意识好的设计师,甚至是工程师自己,都可以做出在当下审美体系中不是很难看的作品。实际上大多数时候使用系统控件就能有很好的风格,有些界面甚至不用打开Photoshop就可以完成,比如新版的Kindle APP。这一点更有利于生态圈繁荣,不知道苹果开始是不是也打了这个主意。反正身边很多做APP的朋友都是急需设计、或急需开发,现在至少解决了一半的问题。
    • 最近身体状态不太好,春节期间真应该好好歇歇。一焦虑烟就停不下来,春节之后要戒一段烟。

    – 1月23日  0:55 家里

    1月23-26日 

    真是心力憔悴的一周。节前末了来一大活儿,直到星期日早上8点晃晃悠悠下班回家,摊在床上。很久没有在工作上这么焦虑了,项目开始的时候都不太想离开办公室。每天都快忙哭了,在办公室里各种飞奔,同事带回来的盒饭刚打开,就被叫走对东西,几次回到座位饭已经冰凉T_T。

    星期五晚上和梁师傅本着再不一起喝点就找不到时间一起喝点的原则,我们两个部门的小伙伴终于凑在一起欢唱了一回。我和另一个组里小伙伴十点多拖着疲惫的身体跑到KTV,往那一坐,就只想喝酒。挺久没有喝酒了,跟兄弟一起。

    晚上到家,把m弄醒,醉醺醺的就说想要去成都吃蹄花,吃抄手。m无奈给我做了个面条。于是真的开始惦记上蹄花了…酒醒了还惦记呢。

    周六就开始了漫长的加班,抽空让老魏陪我下楼买了春联,又去周大福给妈和m买了新年礼物。周日一整天就在刚睡着然后接个电话回几封邮件然后接着睡然后接着接电话回邮件的过程中,一直到7点多才还魂。

    这一周过得不知道说点什么好了。人是疲惫的,看整个世界都是疲惫的,看谁也都是疲惫的。就好像走在一条路上,走得很辛苦,已经无暇看风景,也不知道要去哪里了吧…

    再有几天就回家了,希望回伪满前还有时间扫扫屋子,还有新家。也希望自己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 1月27日  0:51 家里

  • 一月第三周结绳记事

    ·

    新年最折腾最忙活的一个月终于过去,终于可以11点多到家写写结绳记事了。
    顺便吐槽一下特别忙活的几周,还好年终总结、培训、乐队什么的都结束了,可以安安心心上班,正常点(晚上11点)回家,顺便写写流水账。

    长~出~壹~口~气!!!!:O==========

    1月13日 星期一

    • 早早的就起床了,因为总算早睡一回,一天精神不错。
    • 想严肃地规划一下今年网站的计划,Axure Pro 7 Mac版总是崩溃!烦恼中。骂了一整天工程师,后来想想自己用了这么多年破解版,也没啥资格埋怨人家。
    • 今天吃饭的时候组里的同学讨论身边的人最近都生病。后来大家结论是我身体真好,好像拼死拼活折腾自己这半年,大病小病还真没生过。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 听了一下组里同学的魔声Diamond tears,因为之前在机场有看大妞戴过很亮眼睛,拿来试听了一下。样子是真心好看,佩戴感觉不好,还夹掉了一根头发。音质… 反正这东西也就是出街的样子货吧,估计买的人也不会特别在乎音质。包装什么的和双插孔设计都挺赞的,价钱在那摆着呢。
    • 这一天下来都呆在公司,好像还真没啥好写的。事情特别多的时候写的就都是吐槽。所以感觉自己..应该读点书了。
    • 最近在读《极简欧洲史》… 好像一忙起来就对各种极简、方便、迷你的东西感兴趣。快餐好消化!欧洲人的历时和中国完全走的不同的路线,具体的我还总结不出来(因为中国历史也学的半拉可及的),但是有点感觉就是为啥中国人和外国人完全两个范儿了,是有历史原因的。
    • 今天组里的同学给我出了个主意,说可以做个APP叫今天。结合上面一条,我觉得挺好的主义。让自己的一天变得有意义起来,准备春节回家把这个APP写出来来。如果有时间的话。

    – 11:55PM 家里

     

    1月13日 星期二

    • 好吧,装修结束前每日骂这个行业都成为日经了。今天又被上门师傅折腾好几个来回。这帮人太没时间观念和服务意识了。就好比说下午2点来,你屁颠屁颠等他,然后告诉你要7点才来,先别等了。结果回去上班,4点大叔说已经到了…这种事儿我已经麻木了。
    • 公司和新家跑了趟、然后开两个会,今天差不多就一天了。感觉生活太碎片化。想安静干活儿得抽时间。
    • 过几天还有一个PPT要做,我恨屁屁替T_T。
    • 就写4条,今天还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挺没劲的。好在现在我在家里,而且时间还是今天。

    – 11:52PM 家里

    1月17日 星期五

    • 星期三星期四回家都晚了点,不是去新房看装修就是继续写PPT(是的还有一个PPT..-_-),回家就一两点了。这几天也没啥好写的,无非就是继续骂骂这些不靠谱的建材家居。
    • 今天是特别没精神的一天,可能因为前几天睡少了,也可能因为北京的雾霾天。这两种情况下我白天都要死不活的。
    • 这几天在网上买了好多东西,有点败家。不过想想事儿逼事儿忙活一年苦逼呵呵的图个啥,随他去吧。
    • 一要过年就有点手忙脚乱的感觉,总感觉好多事儿没干完心虚。其实也就放假一周,我已经提前焦虑了。
    • 上周六阿春跑到北京来,我们一起吃了饭。听说瓦蓝客栈正月十五之后就关门了,有点伤感。觉得喜欢一片土地,可能就是因为喜欢那几平米的角落。希望物是不要人非。香格里拉古镇也烧掉了,伤心了半天。遗憾上次去的时候没有好好看看,没有多拍几张照片,哎。。。。。哎。。。。这个事儿断断续续闹心了一周。于是忽然感觉,作为一个人类,真的很难跟上世界的变化。很多事情说变就变了。所以,想干什么 趁早吧。疯狂一点。
    • m入了一个3DS XL,在我旁边跟个小朋友似的打游戏。。哈哈哈。
    • 明天家里安柜子。有点期待早点搬进新家了,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一切都会好起来吧:)

    – 12:16 PM 家里

    1月18-19日 周末

    • 这个周末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周末每天最多只能干两件事,绝对干不了三件事!
    • 周末两天都起猛了,装修师傅八九点钟一个电话救过来了,我们只好懒洋洋的起床,给等候已久的装修师傅开门,交接需求。家里来了索菲亚的新柜子,满心欢喜!橱柜也有台面了。星期一过来安装储物室的门,还是挺开心大。想起爹妈那一代人以前置办个家哪有现在这么容易,给钱全套服务。那时候只能请兄弟姐妹身边朋友过来帮忙,还要自己动手打家具,不由地点了个赞。
    • 逛了商店,花了一堆钱买衣服,感觉可以穿到夏天了…。算下来,能买俩家电了,心中懊悔,于是周日又去退了两件不是特别喜欢的…然后又买了3件-_-…..
    • 周六中午抱着不能再吃垃圾食品的心态给m做了松茸豌豆面,把阿春从丽江带来的松茸干用上了!
    • 周日晚上和m约好在家吃火锅儿。只用了不到5次的飞利浦电磁炉..烧了-_-。于是只好挪步到灶台,在橱柜旁边吃。这样的感觉也挺好,忽然感觉好久没有在家专心吃饭了,平常都是边看电影边吃饭。听听歌聊聊天也挺好,特辣锅底吃的热火朝天,我俩眼大肚子小,吃了一会儿就不行了,后面的菜只好扔掉。心中不由觉得可惜。买的都是有机蔬菜,这些菜种植采摘全程跟踪监控…然后到了我家直接洗洗扔垃圾桶里,罪孽罪孽…T_T。蔬菜君,对不住了!
    • 特别想去电影院,于是就去了电影院,因为好久都没去电影院。看了《一触即发》,不管片子好不好看,去一个新鲜地方挺放松的。太长时间不去旅行就是这幅德行。~~
    • 周日晚上从新蛋买的森海塞尔IE8i送到家了。还挺诧异,因为地址填的是原来租的房子(很久以前在新蛋买东西填的)。看来电商网站把确认地址做好真的很重要!!!耳机还可以,没想象中的好。
    • 还有一周就春节了。想想有点郁闷,工作上还有很多事儿没头绪,节前就要弄完。下周是要死的节奏T _TTTTTTTTT

    – 10:00 PM 家里

  • 12月第二周结绳记事

    ·

    12月9日 星期一

    • 今天是星期一,早上被吊顶的工人叫醒。续上周末的话题:干装修的没一个靠谱的,有一个算一个!明明改了时间说周一不行,工人还是周一拉着一大车货过去了-_-。天猫旗舰店的松下风暖也不靠谱。这些人,从来不把时间当回事儿,也不明白什么叫约时间。恼怒。另外搞定了马桶和浴室柜。好吧避免每天的日记成了装修日记,装修就说到这。
    • 12月果然是玩死人的节奏,感觉工作紧张起来了,忽然感觉有很多事情没做。星期一就有点忙得没北的节奏。
    • 年会马上验收节目,今晚虽然下班很晚还是和乐队去排练了一下。感觉手指头已经废了,好几年不弹琴还是不行。最郁闷的是,没时间练琴。(练琴和排练是两码事)。所以就感觉生活中一下多了很多事,工作、装修、排练,前两件事一起就能把人玩死。音乐虽然是放松的事情,在这个节骨眼上反而成了压力。真悲催,每天和时间作斗争!
    • 好吧再说一下装修,今天和m算了一下最近装新家要花的钱,发现预算严重超支,感觉今年发完年终奖也不够填这个黑洞的-_-。想起最近周末逛家具城,完全就是俩屌丝,身上揣着不到一千块现金,然后还事儿逼呵呵的挑这个品质不精湛,那个设计没品位的…哈哈。
    • 苦逼苦逼的这一天还是有收获的。比如晚上吃饭,看到企鹅了,活的。:)
    五彩城的企鹅
    五彩城的企鹅

    – 星期二,凌晨2点10分。

    12月10日 星期二

    今天下班晚,还没开车,凌晨4点在路口等出租车都冻傻逼了…掏出手机用冻僵的玉手打开滴滴打车…看着司机师傅的小点儿向我方移动,盼阿盼阿…

    20131211-041803.jpg

    – 星期三,凌晨4点15分 出租车上。

    12月11日 星期三

    • 昨天睡太晚,今早被装修电话吵醒,然后就挂了…睡到下午,去上班。
    • 写完了年终总结ppt,觉得明年好多事要做。
    • M去天猫买了个大沙发!年轻人的第一套沙发,哈哈。置办一个家,还是挺有意思的。长大的过程中,从没想过会有一个自己的房子,还有一个自己的沙发。又有点害怕,因为你有了很多不能带走的东西,你就不想到处走,你就不再自由了。想起了《搏击会》里杰克炸掉自己家那一幕,对这个电影体会也更深了。
    • 晚上嘀嘀打车回家,看到司机师傅的方向盘,好高科技。
      感觉最近遇到的用嘀嘀的师傅都很好打交道,就像来北京租房子不通过中介而是在网上认识的房东都好打叫道。这是为什么呢?
    • 今天看到珠海远道而来的黄老湿了。他见我第一句话:你长毁了…
    今天遇到的出租车师傅车上的高科技装备..
    今天遇到的出租车师傅车上的高科技装备..

    – 星期四,凌晨2点40分。

  • 话说昨天在美国亚马逊买了一个Philips Hue 灯泡新手包,选择了无痛包装Frustration Free版本。今天去Amazon.com 就看到了首页一封关于Frustration Free的总裁信,总结这个08年以来开始的计划,不仅要赞一下!

    以前不止一次在微博或博客里提到过某些产品开包体验让人发指,比如尖叫饮料味全雷蛇鼠标,再比如最近一次打开博士伦眼镜把手划伤。生活中还有很多商品已经无力吐槽了,比如每一次你买了一板新的南孚电池,特别着急的想给你的XBOX手柄换电池的时候,有没有想要杀人的感觉?

    WIKI上有一个关键词叫做Wrap rage(开苞愤怒候群症),讲的就是一些失败的包装导致用户的开箱体验濒临崩溃的事情。

    WiKi上关于Wrap Rage的封面图片
    WiKi上关于Wrap Rage的封面图片

    在电子商务从卖产品进入到卖体验的时代,包装这件事儿就特别容易做得糟糕。其实可以说大多数的包装都非常糟糕,优秀的包装很少。打开一些包装是技术活儿,需要借助各种工具。打开另一些包装是解谜题,大包套小包,小包里面有迷你包。打开一些包装是拆炸药包,很费劲打开了,很难再把东西装回去,还会满地泡沫纸屑。

    前一阵买了一个Meade望远镜,快递过来是一个巨大的泡沫箱子。公司很用心,里三层外三层,然后用胶带纸把产品包裹得像木乃伊。拆这个包装花了我快10分钟,分别尝试了用钥匙、圆珠笔、刀子来割开包装,m还一直提醒我别弄伤手。外包装拆开后满地板都是泡沫屑,开始拆原包装的大盒子。大盒子打开里面有好多个小盒子,每一个盒子上都有不干胶。组装好之后又满屋找电池,好不容易才凑够了6节… 到最后客厅一半面积都是散乱的盒子了..到最后这些盒子放在哪是否丢弃也是一个问题。7月的时候在家装Roland的电子鼓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亚马逊的无痛包装好处显而易见的:

    • 容易打开 – 无需额外工具轻易打开,没有塑料或者铁丝阻碍开箱,让你和产品变得更近
    • 环保可回收 – 无需额外的配送盒(这点很重要,很多时候包装很好,但是最后被快递盒打败了)
    • 保护产品 – 经过测试可以完好运送产品

    以上是官方介绍,同时我认为好处还有在库存管理上容易堆放、并且容易标准化,成本也会有效降低。无痛包装的页面上有一个介绍视频,把事情说的很明白了。

    亚马逊在电子商务包装上树立了一个好典范,在国内也有一些做的不错的案例。

    这里舔脸赞一下本家,也就是小米。小米的手机包装学习的是无印良品,简单、容易打开、环保可重复利用。盒子本身也很简单,不会造成视觉上的干扰,很安静。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快递包装仍然需要使用尖锐的工具去破开防盗贴。这一点趣玩网很用心,会在快递包装附上开箱神器,这是一个感人的用户体验。

    本来生活网也值得一提,最近周末总是在他家买菜,快递采用冷链配送,快递员到了之后先给你一个塑料购物袋,然后会把冷运箱里的东西一样一样递给你,递在手里就像在超市那样拿到两个购物袋。冷运箱回收复用,也降低了成本,验货过程也一并完成了。服务礼仪虽然还没有标准化,但是已经先人一步了。

    未来我感觉从出库到用户手中这一步是一个值得优化的环节。大家电很多已经做到开箱验货安装,比如我厂小米电视,但是仍要面临物流成本和快递服务标准化的问题。想象一下,如果送到用户手里没有快递箱,或者产品包装本身就是快递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类似小米手机这样的产品本来就很少在线下销售,在卖场用包装去讲述产品的需求已经非常弱化了,优化就存在了可能性。

    类似的,在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的领域,打开体验仍然是可以互相借鉴的。本质上就是让一切变得无痛简单,将使用前到开始用的时间无限缩短…这让我想起了很多APP长达5个场景的欢迎和介绍页面,一打开就让我有卸载的冲动。

    下面是今天看到的亚马逊老板信截图,写完了-_-。

    亚马逊Frustration Free总裁信

    亚马逊Frustration Free总裁信截图